就《氹仔鄰近七潭公路土地的建築修改方案》的諮詢,首先,政府並無正式提供該地塊的準確資料、數據,包括:修改方案與原有的地藉圖、發展參數及土地用途,因此,以下意見,僅能根據近日傳媒之相關報導提出。除此以外,我們建議政府就相關土地發展向公眾諮詢的同時,應規範所提供資料的範疇,否則,在資訊不對等的情況下,普羅大眾難以就政府所諮詢的事項,提供實用且具建設性之意見及建議。本文將嘗試從城市規劃的技術角度及制度建設兩個方向,以僅有的公開資料,為是次方案進行探討。
技術角度
土地發展 《方案》中提到在葡京花園的項目中,將會分兩期興建共六棟海拔139米至154米的塔樓,可見《方案》與原來作為別墅式住宅等用途之建築強度與規模比較,都差異甚大,若政府批准該方案,必需大幅提高其發展參數,包括覆蓋率、容積率、限高等等。然而,現階段無任何的客觀事實與理由,足以支持放寬其發展限制,在此前提下予以准許,恐既有之制度與規劃,將無以為憑。
城市景觀 小潭山最高點只有海拔112米,而《方案》中的塔樓高達海拔154米,比小潭山高出42米,原本由小潭山棱線所構成的天際線將被埋沒於其中,環山徑的視野亦被遮擋。若准許本次的申請,日後其他發展項目是否可援引此例?此例一開,預示小潭山將是一個可建154米高樓的區域,將來會有更多超高樓出現在山上。小潭山作為澳門為數不多的公共綠地與眺望點,若被高樓所包圍,造成突兀的天際線及城市輪廓,勢必對整體城市景觀造成不可逆轉的破壞。
交通運輸 《方案》中提到六棟塔樓共建1095個住宅單位及940個車位,從上述數字可見,一個住宅分配不到一個車位。該基地位處半山之上,並不適合以步行進出,現時該區公交服務有限,千餘戶居民所帶來之交通需求,不能靠現有或項目本身所提供之設施得以滿足。另一方面,唯一與該基地接駁之七潭公路,是雙向雙線道,道路彎多而狹窄,其流量有限,附近亦無其他道路可供分流,將來社區居民的車輛進出,以及為數千居民出行而增設之公交服務,兩者所引發的交通量,將對該區道路交通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
山體植被 要興建量體如此大的建築,必須大規模開挖山體,現時葡京花一帶的斜坡長有不少植物,將會因此而被挖走,自然山坡亦會被水泥化,巨大塔樓所造成的陰影,將影響小潭山的日照射等自然環境因素,有礙植物的生長。若周邊再有其他類似的大型發展項目跟進,小潭山將可能變成真正的石屎森林,今天青翠的山坡亦不可復見。
制度建設
公眾參與 本次《方案》的旁聽會以及諮詢期,無疑是使公眾參與程度略為增加,但是次之旁聽會以及十五天諮詢期,僅屬於臨時性、過渡性的措施,諮詢期短暫、發放訊息有限,並不足以讓普羅市民對諮詢的事項有足夠的了解,更遑論參與,而市民之意見在審批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也是模糊不清。公眾參與作為現代城市規劃體系工作中最要的一環,長遠應考慮把公眾參與程序更規範化,以保障規劃以及建設更乎合公眾利益。
資訊透明 政府方面就《方案》所發放的資訊非常有限,連項目的基地的準確位置圖都欠奉,其他發展參數亦無透露,若非樓宇高度超出小潭山甚多,一般市民根本無從判斷《方案》當中的利害,難以就《方案》提出意見,旁聽與諮詢的效果毫無疑問會大打折扣。相關部門最低限度應當向公眾提供項目所在基地原有的規劃資料以及申請人所提之修改方案的資料,兩相對照,方能便於公眾了解當中的變化。
完善法規 《方案》所提出之申請,大幅改動土地用途與發展參數,竟無相關之法律可以制約。一如上文就《方案》技術方面所提之意見,所涉並不止於城市規劃、建築等工務領域,可及於環保、交通、文化、民政、民航…此各領域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才能夠有效保障城市規劃包含有多方面綜合性的考量,尤其就發展項目的環境影響評估及交通影響評估方面,在本澳緊緻的城市環境中相當重要,卻始終未被重視而納入法定的程序當中。
權力制衡 城市規劃無疑是指導未來城市空間發展的文件,但其內容始終是基於過去某一段時間人們對城市發展的認知,隨著時間的推移,規劃難免有一些部分不合時宜,故必須留有一定的彈性,以供修改。因此,負責官員握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權是不能避免的,但這種權力會否被濫用,關鍵在於有否足夠的制衡,先進城市多以成立城市規劃委員會的方式作為制衡,讓規劃官員的裁量決不致失控而衍生更多問題。在其他地區的城市規劃機制框架下,設有城市規劃委員會的法定機構,為申請更改用途及參數的項目進行審議,以防止自由裁量權被濫用。城市規劃具有當地的社會屬性,不同地區的城市規劃委員會,具有不同的性質及權力,因此,在即將推出的城市規劃法裡,如何進一步的完善機制,以配合目前社會發展的需要,值得社會思考。
結語
目前,澳門的城市空間,在沒有城市規劃法、文物保護法、及相關制度的監管下,對這類爭議性的土地發展,小市民幾乎無從置啄。然而,土地批給公開旁聽會的15天諮詢期限,仍是一個聊勝於無的臨時緊急出口。
山體為不可再生資源, 社會需要更大的聲音,更大的努力,有些事不能只靠某一兩個人、或者一兩個團體發聲成事。一個電郵,一條意見,聚少成多,或許能夠避免我們的城市景觀出現進一步不可逆轉的破壞。一封簡單的電郵, 也可以是公眾參與最簡單的開始。是次事件所帶出的不止是探討簡單的山體保護及樓高問題,當中所涉及的更是有關我們整個社會對於土地發展的價值判斷。最後,在這短短的黃金15天裡,有些事情終還得看我們整體社會的覺悟。祈願大家的意見像星星之火, 燃亮小潭山。
五月二十七日刊於澳門訊報
延伸閱讀:
華僑報 城規立法滯後山體死難保
http://www.jornalvakio.com/index.php?tn=viewer&ncid=1&dt&nid=171243
正報 小潭山申建154米高樓 超民航安全限高
http://www.chengpou.com.mo/news/2011/5/27/13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