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10日

新城概念:無題 -第二階段新城規劃草案意見 我城社區規劃合作社

在上一年進行了第一階段的新城規劃諮詢以後,今年當局便推出了第二階段的新城規劃草案,草案建基於第一階段的意見為基礎。發展出兩套分別為人口總數十萬及十三萬的規劃草案。作為前線的規劃工作者,我城社區規劃合作社,嘗試從宏觀的角度就第二階段的新城規劃方案提出幾點淺見:

1) 新城填海的環評報告的缺席

土地是澳門最重要的城市資源,然而,海洋卻為不可再生資源,由2009年公佈填海新城的計劃至今,從來沒有公佈填海造地的環境評估,相關的生態補償等資料完全缺席。我們認為有必要公開環境評估,作為之於新城規劃草案的公眾討論和社會評斷的基礎,公眾有權利知道新城填海背後整個社會付出了甚麼生態代價,在資訊充足的情況下,才能讓公眾能為城市發展未來作出更適切的價值判斷。除此以外,由於缺乏環評報告,新城填海相關的生態補償處理,在公眾角度也變得無從稽考。

2) 尚待釐清的規劃草案內容

城市總體規劃,為了促進城市健康有序發展,規劃時應合理確定分階段發展方向、目標、重點和時序。現階段新城規劃草案當中似乎並未交代相關的內容,即使設定了新城兩個草案的人口規模以及用地原則,然而並沒有預估近、中、長期的建設目標及預計所需時間。

規劃會預留土地作未來發展用途,那麼在預留土地上,甚至在已預設的土地上,當用地需作調整時,其大原則、方法和步驟又會是什麼?

區內經濟和社會計劃是城市規劃的依據,社會計劃的內容包括人口、就業、住宅、社會福利、環境保護等;區內經濟包括生產、消費等等,那麼,當新城規劃強調共識的時候,又是否考慮過從區內經濟和社會計劃去思考,並提供論據向公眾說明之?

3) 夢想何處去-規劃草案背後懸空的社會價值及發展理念

新城規劃的草案裡,很著力去解決目前的問題,卻似乎沒有為社會開拓一條更遠的思考道路。其中最關鍵,是整個新城填海的草案,欠缺一套個性鮮明的規劃理念,而所發展出的草案一和草案二,僅局限於空間分配及開發強度的差異,並沒有提供城市發展更多的可能性及規劃概念,造成了單一社會價值判斷。兩個沒有根本分別的規劃草案,有定位,無概念,沒有讓我們換個角度思考問題,公眾難以作出選擇比對。

4) 世界級?缺乏前瞻性的的新城規劃

新城規劃為未來澳門二十至三十年來的城市發展藍圖。規劃必須具備一定前瞻性。然而,奉綠色低碳為三大規劃原則之一的新城規劃草案,未來數十年的城市發展,僅有兩個CD區作為低碳綠色示範社區。這樣的方案是否過於保守?單車出行只是以休閒為主,卻沒有預留以通勤為主的單車交通網絡,未能符合綠色出行及可持續發展的理念。除此以外當悉尼歌劇院七十年代已經訖立於悉尼灣南部,鄰埠香港同樣提出西九龍文娛藝術區,國內沿海城市都打著海濱綠廊旗號之時候。這個規劃草案會否讓我們淪為另一個永遠只有追及份兒的城市。

新城規劃草案明顯是建基於目前社會的需要及訴求,例如大量的房屋供應,以及文化用地規劃等,但宏觀的規劃理念卻因而缺席。現時新城規劃草案,只是比照著我們目前的城市發展模式,按不同的比重佈置於新城的五幅新填海土地之上,既沒有開創一個不同的城市空間,也沒有讓普羅大眾換個角度去思考城市的思展,整個規劃所缺乏的,其實是推進城市向前的力量。

5) 文化永續之城是如何煉成?

新城規劃草案中另一個關鍵詞組-旅遊文化設施,佔了7-9%的用地比例。在澳門最為緊張的住宅用地才佔25%,而教育和體育設施用地佔5%;由此可見,在新城規劃草案裡,提供相對充裕的空間發展條件。而相關部門更在文化界別的諮詢會上提出了文化永續之城的構思及發展藍圖。

文化永續之城的概念及定位是積極可取,值得反思的是在文化城市的定位下,我們城市的文化水源在哪裡? 當我們談論文化城市的發展時,城市文化會否被忽略了。而藝術設施是否造就城市文化的必然條件,甚至是唯一條件。新城規劃草案,還可以從甚麼其他切入點,為社會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及條件,以催生醞釀一個文化輪廓分明的城市呢?

城市文化離不開生活模式及社會價值,例如哥本哈根及阿姆斯特丹,單車文化是這兩個城市,旗幟鮮明的人文風景。當年所堅持的規劃,開創了今日的城市景象。這些單車交通網絡,不僅是交通設施,而是背後所代表的生活價值及社會理念,對環保低碳生活的嚮往及追求,塑造了城市鮮明的角色。

除此以外,在新城規劃草案中,並未有列出宗教用地的比例及分佈。回顧澳門的城市發展,澳門的宗教設施,源於歷史及時代的背景,以及居民生活上及心靈上的追求。後來,界定成了澳門的城市發展格局,時至今天,甚至部份發展成為世界文化遺產,為澳門帶來莫大的旅遊收入及經濟效益,那並不是前人所預料到的。無論如何,今天,在城市高度發展的時候,隨了解決衣食住行等生活問題,也該對城市人的心靈信仰予以考慮,應該予以一個位置,忠於美好的生活追求本身就是一個城市文化價值的所在。

6) 綠色低碳的迷思 - 城市價值的回歸

有沒有想過,澳門的小朋友,隨了校園的小菜地及金象農場以外,能夠接觸大自然的還有哪些地方。綠色低碳不單是新城規劃草案中的一組關鍵詞,更是三大規劃原則之一。然而,新城規劃草案中,有關的低碳綠色概念的論述,只限於很籠統的想像,除了是僅限於CD區的低碳示範住宅居,有關綠化的,就是集中著墨於休閒式的濱海綠廊,以及很人工化後的綠化休憩空間。談永續發展和低碳城市的時候,其實我們在談論的其實是一種城市價值的回歸,是一個宏觀而長遠的城市發展。究竟,有沒有可能善用城市的空間去進一步推進城市的永續發展,創造打開更多城市裡的生態景觀。例如:甚而乎是近年的都市農耕的推動,這不僅是在談論城市景觀的細部設計,而是討論一種城市的發展理念,最重要的是更提供一種不一樣的生活模式及價值觀的選擇。在多元的城市發展下,豐富我們的生活。

7) 失焦的公眾諮詢

尋求共識是新城規劃草案中另一個關鍵詞組,第一階段及第二階段的新城規劃諮詢,公眾諮詢佔了一個舉足輕重的角色。這次新城規劃草案,是建基於第一階段的諮詢的結果。而在第二階段的公眾諮詢,則強調不是一個二選一的選擇,而是拋磚引玉。在強調以公眾為先,以人為本的新城規劃的公眾諮詢過程中,究竟為整個社會決定了甚麼?

首先,站在公眾諮詢的立場,在多次諮詢會中,相關部門很強調350公頃無法滿足所有人的訴求,因而尋求共識,屬於整體的價值判斷,這個就是公眾諮詢的核心思想及討論的根本。這種說法雖然原則上沒問題,然而,最值得思考的不僅是在有限的空間裡放甚麼,而是我們的城市是否應該像目前的發展模式發展下去。

面對一個長遠的規劃,對於引領公眾思考城市長遠發展的議題,規劃團隊當責無旁貸。然而,是次規劃的公眾諮詢,沒有提供充裕的資訊,引導普羅大眾有更有前膽性的思考,以及為公眾打開想像的平台及渠道。如果在資訊不充份的情況下,期望普羅大眾以今天的眼光,去為一個長遠的規劃作出價值判斷,是否適切?面對新城規劃這樣巨型的議題,整個公眾諮詢卻似乎欠缺具針對性的細則討論,例如出行模式及居住類型等。同時,由於第一階段及第二階段之間的諮詢內容跨度太大,很多議題在第一階段沒有提出的時候未有進行討論,又或者被視為不是第一個階段討論的議題時,在第二階段已變成草案了。即便公眾就草案提出意見也只能圍繞以既定的草案上,能夠大幅度改動的空間恐怕有限。

除此以外,兩個階段多場的諮詢會中,收集到的意見很多,然而,卻始終沒有歸納得出一至兩個公眾對於城市的整體發展願景,這也許亦是造成懸空的社會價值及發展理念的因素之一。

結語

基於以上的意見,總體而言,有關新城規劃草案,稀缺的除了是土地,還有求變的心思和勇氣。

規劃草案過於保守,僅集中於目前的問題,缺乏了推動城市革新性的遠見及動力,就城市發展的模式更欠缺新的衝擊新的想像。規劃草案背後懸空的社會價值及發展理念,造成了有定位無概念的規劃草案。同時,兩個太過接近的規劃草案,沒有讓我們換個角度思考問題,公眾難以作出選擇比對。

一個偉大的城市規劃,不在於成就一座偉大的城市,而是對社會弱勢的保障,且教人敢於想像。在分配資源者面前,我們誰不是弱勢?問題在於這個規劃究竟如何界定弱勢,尤其當我們的規劃是強調平衡各方利益的時候。新城規劃,為我們提供一個思考的轉折點,不僅是社會對未來的嚮往,更應是基於我們對目前生活的一種反思。畢竟,城市規劃作為政策的實踐工具,只是為未來的發展提供條件,而不是左右城市發展的終端力量。在我們塑造城市環境,城市環境也同時在塑造我們的生活模式,透過新城的建設去讓我們Think Big,Think Different, 推動一些新的城市價值,這也許就是新城規劃的最終意義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