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2日

剖開記憶:高園街16-22號公務員宿舍 (上)

拆缷在即,高園街(Rua De D. Belchior Carneiro) 16-22號將永遠在地圖上消失。

四幢公務員宿舍建成於1960年,樓高兩層,一梯兩伙。每個單位約800呎。建築物設計簡樸,傳統對稱的佈局, 簡潔垂直的線條,今天澳門買少見少的圓形窗框, 既滲透了一點點Art Deco風格,同時亦結合了中式瓦片的金字樓頂,其建築形態雖非美艷不可方物,卻反映了舊澳門樸實無華的一面。

除此以外,單位內的空間佈局,令到室內達到優良的通風及採光效果,在冷氣機還是奢侈品的六十年代,從設計的細節可窺探到當時設計者追求美好生活的願望和心思。




A.
垂直條狀形的玻璃窗戶,加強了樓梯的通風及採光
B. 面向高園街的圓形窗框
C. 面向高園街的露台
D. 客廳
E. 睡房
F. 睡房-與露台走廊相通
G. 位於走廊通道及睡房(F)的窗戶, 加強了室內的對流通風效果
H. 室內走廊-把單位內的客廳、廚房、睡房、洗手間連接起來
I. 洗手間
J. 廚房-與露台走廊相通,如果要從後樓梯進入單位的話, 廚房會是第一個過渡空間
K. 圓形窗框
L. 露台走廊
M. 後樓梯
N. 室外的共用空間

呂澤強建築師:對《大三巴整體規劃構思》的思考

政府跨部門小組就大三巴整體規劃構思近日進行了多場說明會,引發了社會對“世遺核心區”的交通、旅遊、文物保護、城市發展規劃等範疇的不同意見,其中引起最多的討論,是關於須否拆卸高園街四座舊公務員宿舍及該街區日後的交通規劃。

大三巴天主之母教堂及聖保祿學院遺址是澳門最受旅客參觀的其中一個世遺地點,聖保祿學院在澳門歷史及中國與西方的文化交流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彰顯選址的歷史價值與改善該區的旅遊配套設施無疑是必須的,但正是因凸顯遺址的重要性而拆卸高園街四座舊宿舍建築的計劃,引起了本地文物團體的異議。

棄除四座舊宿舍建築“文物價值”的討論,有關問題的實質其實是關於面對“過去”與“現在”,我們應該怎樣選擇?哪一方才應被延續至未來?“過去”與“現在”似乎經常呈現給我們矛盾與衝突,

個問題是作為“世遺城市”的澳門正面對而須尋求解決,亦是我們所處的時代要思考、解決的深層次問題。

必然面對的選擇題

根據跨部門小組的構思,天主之母教堂及聖保祿學院遺址是絕對性的文化歷史價值,重塑遺址的整體形象將對澳門的發展更有利,構思不排除為了顯示遺址紋理而部分取消選址之間道路的可能性。

“現在”的城市紋理向“過去”的紋理讓路可以凸顯“過去”,但矛盾的是,我們正正生活在“現在”的城市紋理上。高園街與大三巴斜巷自從被開闢以來,排佈着昔日與當今的生活空間與場所,在凸顯“過去”的同時,我們也不能忽視“現在”的城市生活狀態,與世遺地點相鄰的就是活生生的澳門當今生活,是當代居民的居住與生活場所。面對“過去”與“現在”,拆與不拆,除了採用非黑則白的二選其一的方法,其實還存在多種介乎兩者之間的中庸之道、兩者並存的方法。

歷史文物活於現實

葡萄牙里斯本的下城區(Baixa)是舊城區中集商業、行政、旅遊的重要區域,在車水馬龍的現今城市紋理下面,隱藏着多處古羅馬時期的遺址,一些處於今天的店鋪及銀行大樓地下,一處更直接在馬路下方。在歐洲各地,古羅馬時期的遺址是具有極高歷史價值的文化遺產,但是,里斯本並沒有因古羅馬遺跡而放棄“現在”的城市紋理,下城區不少店鋪地面層內,在居民日常生活的環境之中,人們透過玻璃便可看到藏於地下的古跡,古羅馬時代的建築與現今生活的建築融為一體,“現在”的生活與“過去”的遺跡並不產生矛盾。處於當今馬路下的遺跡,一年有幾個特定的周末,暫時封閉馬路後,打開馬路上的入口上蓋讓市民、旅客進入參觀。

沒有監獄的巴士底

再看看法國首都巴黎,巴士底在法國以至世界歷史中均具有極重要的地位,是法國大革命的象徵。巴士庭監獄在革命後被毀,原有地點上開闢了巴士底紀念廣場。站在以法國大革命紀念柱為中心的圓形廣場上,看不到監獄的任何遺跡,只有巴黎歷史地點的盾形銅製說明牌上面的一個簡單圖像及法文說明,一點也沒有為世界各地的旅客設想。廣場為巴黎放射型城市紋理結構的一個交匯點,地面交通繁重,周圍滿佈咖啡茶座與商舖。當旅客進入廣場地下的公廁,則可看到一個放在入口的模型和圖則,形象地展示了廣場與歷史上的監獄的位置關係;上回廣場地面再細心察看,便看到顯示歷史紋理的地面鋪砌;部分遺跡則在地下鐵車站的月台內原址保留展示,地鐵月台與走廊,均以法國大革命和巴士底監獄為主題作裝飾,並配有較詳細的圖文說明。巴士底的遺址與形象就這樣在巴黎市民日常生活與旅客的旅途中獲得展示與再現,“過去”的紋理並沒有影響“現在”的城市格局。

包容共存才是真諦

從上述兩個例子可見,“過去”的紋理是可以與“現在”的城市紋理共存,“現在”的紋理並不影響“過去”歷史的彰顯。

包容與共存正是澳門歷史城區證明的普世價值。博彩業因澳門的情況而出現了“澳門模式”,澳門歷史城區的保護也可運用包容與共存的理念,在尊重原真性的前提下結合城市的實情,創造世遺保護的“澳門模式”。

Sources: Macau Daily, 3/3/2010, 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10-03/03/content_433896.htm